从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阳光厅的巨幅书法作品《岳阳楼记》,到雁栖塔内汉白玉石碑上的《雁栖赋》,从各会议室中悬挂的书法作品到雁栖塔廊柱上的楹联、匾额,以及20幅“丝绸之路”沿途风光的摄影作品、大型书法作品《礼赞丝绸之路》……在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主会场上,这些中国符号成为耀眼的一景。而它们均出自著名书法家、摄影家杨再春先生之手。
“一带一路”展览书法作品《礼赞丝绸之路》
说起杨再春,很多人都会想起九十年代初的“网红”——那个频繁出现在央视中国书法系列讲座的主讲人。讲座前后滚动播出三年之久,影响了一代人。1976年底,杨再春与刘炳森、苏士澍等人共同创建“北京书学研究会”,后又在“北京书学研究会”基础上共同草创“中国书法家协会”。五十多年来,杨再春笔耕不辍,出版《杨再春书法》、《字的结构与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草书笔法与符号》、《中国书法工具手册》等43部书法专着,总发行量达1500万册以上。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曾评价他说:“你为中国的书法普及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墨迹章法通览》这部大书出版的前夕,请启功先生审读的时候,启先生说“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啊!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书呀。”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文化艺术馆开馆,以《杨再春书法摄影艺术展》作为开馆展。那天,教育界和文化界来了许多嘉宾,中国书协党组书记赵长青、北京书协主席林岫在讲话中都提到是跟着杨先生学过书法。可见杨先生的影响之大。
“一带一路”展览书法作品《礼赞丝绸之路》展示现场
翰墨影书装点主会场
早就听说杨再春先生特忙,每天忙书法、忙采风、忙写作……三月初的一天,在杨再春先生工作室,亲眼见识了他的各种忙。“你们先坐啊,我给“一带一路”创作的作品月底就得完工,我先跟他们交代一下装裱问题。然后咱们再谈。”
“一带一路”展览摄影作品《梦驼铃》
拍摄于宁夏,沙坡头
杨先生应邀为五月初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召开的“一带一路”主会场的150米连廊提供摄影作品和书法作品。这里是各国元首政要的必经地。除书写《礼赞丝绸之路》书法作品之外,还从他多年拍摄的“一带一路”沿途6个省的几万张照片中精选出20多幅风光图片,作品最宽幅达六米。
“一带一路”展览摄影作品《崛起腾飞》
拍摄于新疆,昭苏
这已是杨先生第二次为大型国际会议场馆创作作品了。2014年,杨再春曾为APEC会议所在地——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阳光厅创作巨幅书法作品《岳阳楼记》。当时,为了完成这幅长12米,高2米的作品,他多次到现场勘察场地,精心构思、计算字数,书写用了12张六尺整纸。对于古稀之年的杨先生来说,要完成如此之巨幅作品,并不轻松,更何况他还有病在身。但他却以饱满精神投入,四个小时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APEC会议阳光厅书法作品《岳阳楼记》
除《岳阳楼记》之外,雁栖湖中心岛雁栖塔内那个高2.4米,宽1.2米的汉白玉碑碑文《雁栖赋》,也是杨先生5个小时一挥而就的杰作。《雁栖赋》原文3000余字,由著名学者周笃文、蔡世平先生共同撰写,由杨先生精简为305个字。
APEC会议期间的《岳阳楼记》和《雁栖赋》以及“一带一路”会议期间的《礼赞丝绸之路》作为杨先生的代表作,不仅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增添了一抹亮色,也当成为中国当代书法史的杰作。
雁栖塔《雁栖赋》原作
勤积累 影书命题重诗意
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杨先生十几年前迷上摄影。凭着他墨缘深厚的神来之笔和对传统文化的美学积淀,杨先生将摄影作品配以唐诗宋词,配以自撰诗文,一幅幅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集结了作者才情、修养和审美的“影书合璧”作品,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摄影加书法的灵感最早是受了香港摄影家陈复礼作品的启发。杨先生说:“当看到陈先生在风光摄影中加上毛笔题词后顿觉眼前一亮,由此开始尝试。”在拍摄过程中,他会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书法的经验,事先在构图时留出题字的位置,把唐诗或自作诗句直接题写在放大照片成品上,再加盖名章,使得可复制的摄影作品变为一幅独一无二的风光山水画。
影书合璧作品《黄山即景》
为了提高摄影技巧,他“广拜中外名师”——订阅了可以订到的所有摄影杂志,从中汲取大师们的营养。艺术都是相通的,他还将书法学习经验用于摄影,总结出搞摄影的心得就是要静心“读作品”,如同学习书法必须有“读帖”的过程。先“读贴”后“临帖”。细心揣摩大师照片中的光影运用,画面构图和细节处理。
杨先生的影书合璧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题词美”、“命题美”,富有文采光芒。杨先生认为,“生动准确而有内涵的命题,给作品以升华,能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境界”。这些来自他的良好习惯——喜欢写读书笔记,善于把妙词佳句分类、整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习惯让他受益无穷。有一次,影友们相约在颐和园拍雪后梅花,他就起名“梅残犹香”;有朋友拍了张万人报考公务员的场面,他就以元戏曲家马致远的《双调·清江引·野兴》为据,用“争甚么半张名和纸”命名;朋友在茶馆拍了茶壶的水在沸腾的静物,他就以洪应明《菜根谭》句“碗茗炉烟”,趣味有加。
影书合璧作品《陈巴尔虎旗——三国演义开篇词》
最近,杨先生看了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十分欣赏。其中有个环节,让选手根据现场作画的图像答出诗句,他说:“这个环节和我这个‘影书合璧’的创作过程很类似。我始终相信,艺术探索的综合性很重要,各种形式美的探索总是让我欲罢不能”。
《北京晚报》报道原文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