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再春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一)

2015-08-05 15:56:3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杨再春
A-A+

  这本120多万字的书法工具手册,我已经琢磨几年了,积累了一些资料,参考了近200种关于书法类的丛书、专着和报刊。当我动手整理这些浩如烟海的资料与考证时,发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一本工具手册应该给读者些什么?应该汇总些什么?如何划分编目和分类?我考虑了许久,征得了一些老书法家和中青年书法家的意见,我觉得应该打破以往模式的编排,真正成为一本简便易懂,适用可靠的工具手册,而不能成为古人名着的罗列。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一文中谈到“以前确也有些人把书法说得过分神秘:什么晋法,唐法,什么是神品、逸品,以及许多奇怪的比喻(当然如果作为一种专门技术的分析或评判的术语,那另是一回事,只是以此要求或教导一切使用汉字的人,是不必要的);在学习方法上,提倡机械的临摹或唯心的标准;在搜集范本,辨别时代上的烦琐考证;这等等现象使人迷惑,甚至引入厌恶。启功先生如此中肯的教诲,应当作为编着这本工具手册的指导思想,以便不让读者”迷惑“和”厌恶“,而是一目了然。

开门见山 师古不泥

  清代书法家朱履贞(闲泉)所着《书学捷要》序中写道:“殚思古法,发挥意旨,子孙过庭《书谱》尤精研确核,辨析微茫,发前贤秘奥,为后学津梁”。《书学捷要》中有一段精彩的关于学习书法的论述:“凡学书,须求工于一笔之内,使一笔之内棱侧起伏,书法具备;而后逐笔求工,则一字俱工;一字既工,则一行俱工;一行既工,则全篇皆工矣,断不可凑和成字。朱履贞把一笔与一字,一字与一行,一行与通篇的辨证关系说得那么准确,这是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对初学者或已有成就的书家来说,全应”断不可凑合成字“呵!

  清人宋曹(彬臣)也谈到:“学书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他谈学习书法“在乎一心”,而不是三心二意。关于初学者与进取者的过程,宋曹又写道:“书必先生而后熟,既熟而后生,先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后生者不落蹊径,变化无端。”这个“心手相违”是没有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的反映,往往许多朋友的这个过程太漫长了,只琢磨笔法、章法,而忽略了“学力未到”的重要性,也就是“字外功”的锤炼。

一、笔法谈

  读到笔法,从东汉的蔡邕到清代的康有为,有录可考的论述就有66篇达几万字。而这些文字随时代的推移,越来越神秘和繁杂,重复之多,论证之详,比喻之玄,让读者眼花燎乱。如:中锋、偏锋、正锋、侧锋、藏锋、逆锋、裹锋、露锋,方笔、圆笔、顺笔、逆笔、矗笔、竖笔、棱笔。笔笔中锋、如锥画沙、永字八法、屋漏痕、万毫齐力……

  笔笔中锋:

  这里先应弄明白何谓中锋?锋,毫端也。笔笔中锋即是笔笔皆用毫端作书,其实这是画线,而不是书法。毛笔蘸墨后,一接触纸则是铺毫,无锋也。商承祚先生曾说:“强调中锋这个禁区,应予打破。”笔笔中锋是不能作书的。

  如锥画沙:

  姜夔(尧章)在《续书谱》用笔一章里写道:“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进而对“如锥画沙”做了补充说明“锥画沙欲其无起止之述”。明朝解缙在述说

  他自己学书经过的一段文字中也读到:“如画沙剖玉,我们试想,毛笔字的特点之一,在于起止笔的变化,而”以锥画沙“则主张描无起止之迹”,我曾在沙盘上用锥画沙,但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用笔之妙。

  永字八法:

  唐代开元时书家,书法评论家张怀罐在《玉堂禁经》一文中谈到:“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并说:“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据此理论,一个“永”字则可成为中国汉字基本笔法的代表,真乃一“永”百通是也。从唐代以后诸家都曾对,永“字发生浓厚兴趣,而且越论越神,如”侧“如高山坠石;”勒“如玉板;”捺“如苍鹰划空;”耀舻如蟹爪等等。我想这对初学书法朋友却是个迷了,因为“永”字八法没有“氵”的第三笔,也没有“乙”字的横折钩乙等等。所以启功先生说,“永黟字八法,恐怕是因《兰亭序》的第一个字为”永“(永和九年),如《兰亭序》第一个字为”癸“字,就该”癸“字九法了。在此,我不是眨低”永“字的功能,而是不可大做文章罢了。

  中国的汉字笔法,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概括起来有四种:中锋、侧锋、藏锋、露锋、中锋和侧锋是行笔;藏锋和露锋是起止笔。在这里应该强调的是对中锋的重新认识,我认为中锋是:反正笔尖部分在运行方向之后者皆为中锋。(不管笔的毫端分成多少叉)。

  明·朝丰坊(存礼)在《书诀》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中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这里强调了中锋为主,兼有侧锋,而不是“笔笔中锋”。

  南宋·姜夔(自石)在《续书谱》中也说:“用笔不欲太肥,肥剐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茫,露则意不持重。”这些都是对笔法的精辟的论述。东汉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也谈到:“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这是中国书法特有工具的作用,我们必须倍加珍视毛笔的功能。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再春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