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再春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二)

2015-08-05 15:44:4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杨再春
A-A+

二、执笔谈

  从古至今,关于执笔法的论证洋洋近八万字(有资料可查的),众说纷云,莫衷一是。首先是东晋女书家卫铄,世称卫夫人(二七二年--三四九年),在《笔陈图》一文中谈到执笔:“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这里强调了一个“紧”字,不紧则心手不齐。于是唐代书家又编造了一个情节,传云,王献之作书,父羲之从后抽笔而不出,儿得笔法也。这等传说延至今日还有人不但信服,而是仿效传用,教学生要有“握碎笔管之力”(康有为语)。我曾做过实验,手握笔握到不能抽出的力量,无论如何是不能作书的,几分钟后手指就抽筋了。

  苏东坡云: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他是讲究效果的。执笔法是为书写服务的,只要效果好,执笔法是不能苛求的。

  有人询问齐白石先生执笔法,白石老人风趣地说:“我不知道怎么执笔,反正写出来、画出来就可以了。”这是对那些搞玄学的人的一种讽刺!

  近代大书家沈尹默先生说,用笔如调生马驹,他不迷信但却高度重视。

  一次,一位青年向启功先生请教关于执笔法。启功先生反问道,你吃过宫爆肉丁吗?那位青年愣住了,随后回答说吃过。启功先生又问,宫爆肉丁都有哪些成份?这位青年对答如流。启功先生接着又问,在吃宫爆肉丁之前,你想过没有,用什么筷法去挟花生豆,用什么筷法去挟内丁?青年茫然了。接着启功先生说,写字和吃菜一样,当你站在案子前准备挥毫作书,还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执笔,那是断然写不好字的。这是一段多么中肯的教诲与启迪呵!

  几种值得商榷的方法:

  1.载重法

  不知何人发明,据说笔杆的重量能决定力透纸背的深度。于是,有些朋友把竹秆上套上不锈钢管,有的缠上铜丝以求写出“劲”来!?据此理论,竹杆毛笔应当淘汰,一律以钢铁代之。

  2.握卵法

  此由掌虚演变而来,虚到什么程度呢?要能握一鸡蛋而不掉下。笔者曾试图握住一个乒乓球执笔作书,然而无论如何是不能挥洒自如的。

  3.垂直法

  笔管垂直于纸面并正对鼻粱,以此法作书方可端庄。笔者也曾试图用此法习书,但总觉不能观字全貌,笔管的垂直也只能画线,更不能作书,实感难矣。当笔者从垂直法摆脱出来之后,顿觉书艺长进。

  4.平腕法

  曾有人主张作书时杯水放置腕上而不溢出,即腕平方可作书。笔者认为此乃杂技也!笔在纸上是要振动、提按、揠仰、疾徐的,腕平杯水不溢是不能达到的。

  以上诸法不作详论,只供读者参考,然而必须申明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无名指的妙用。清包世臣(慎伯)在《艺舟双楫》里谈到:“妙在无名指得力。”并且反复两次谈到:“大凡名指之力与大指等者,则其书未有不工者也。”档盖书必期名指得劲,然予练名指劲数年,而其力乃过中指,又数年乃使中指与无名指力均,以迄于今。“慎伯为什么反复强调无名指的功能呢?笔者认为,作楷时直竖往往偏斜或不稳健,其原因是在无名指做舵没有顶住笔杆;作草时使转笔往往停顿而不圆润,是无名指做轴不稳所致。

  执笔原则有三

  指实掌虚,灵活转换,轻松自然;

  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小楷枕腕,中楷悬腕,大字悬肘。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再春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