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再春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

2011-05-17 13:43:30 来源: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作者:杨再春 
A-A+

我的认识(代前言)

  我和一般人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智力和遗传因子。追溯列祖三代也与书法无缘,就本人职业环境与书法也毫无相干。工作,学习,家务,孩子,老婆,吸烟、买菜、做饭,洗衣……不算轰轰烈烈,也真紧紧张张,一天干下来,觉得劳神焦思。独有癖好,翰墨结缘,总是挤点时间练练字。说真的,我最不爱苦练,这偷点儿,那偷点儿,占为已有,何不快乎!

  感谢那个**的年代,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居然“闲置”起来五年,这五年里我还真的下了一番“苦功”呢!《兰亭序》我有些偏爱,有人说是假的,我才不管呢!字好就学,我又不是考古鉴定学家,何况他们的论断也未必真切。于是五年之内我临习《兰亭序》296遍1可谓忠实的门徒。后来,我发现,我真傻!再临上一百遍,也成不了王羲之二世呀!于是乎,改换门庭,行书中加隶,魏,古人早巳实践过,今人更多在实践,我便下决心“偷”!这里应当感谢我的启蒙老师郑诵先,黄高汉先生,他们逼着我写了几年章草、隶书,魏碑,当时觉着没多大用场,现在看来受益匪浅。

  对于行书我也有认识过程,记得小时候一笔一画写《多宝塔》(据说凡学书法者必先从《多宝塔》、《玄秘塔》入手),我写了好几年,老是那个样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当时,我特别羡慕大人们写行书,我管这种字叫“连笔字”,他们写的那么快,似乎马马虎虎地写过去了,还挺好看。看着大人们写连笔字,我手都有些痒痒。“连起来”,“快一点”,“马马虎虎”,这就是我对行书的最初概念,而且这种概念持续了很久,要不是老师管的严,我早就动手写行书了!

  长大了才懂得,行书比楷书、隶书都难,变化那么多,写起来不能停顿,是在行笔中完成那么多笔锋的变化,太难了!父亲说,楷书写好了,行书自然也就会了。楷书是基础,基础打不牢,怎么能写行书?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你站不稳,怎么能走和跑呢?我一想,也对呀,站不稳怎么能走和跑呢?还是再写几年楷书吧,总有一天老师或父亲会说我站稳了,再练行书吧。

  一晃几年过去了,老师和父亲从来也没说我站稳了,高中毕业了,还没有写过连笔字呢!岁数长了,知识面也宽了,我发现了一个普通与幼稚的疑点:在《多宝塔》、《玄秘塔》出现之前,就有王羲之、王献之了,他们没见过,更不用说临过唐楷碑文了,哪为什么他们可以不临唐碑就能写行、草书呢?其惑不解,不能自拔。还是郑诵先,黄高汉二位老先生启迪了我,让我从“汉魏刻石入手”!那么多的汉碑、魏碑,千姿百态,古朴端庄,奇妙无穷。我从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再加上296遍的临习《兰亭序》,我自由了。总算迈出了一步。

  拙文成书,没有经验,只有教训,写成文字,是想让青年朋友们少走些弯路。恳望书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激我再进一步吧!

  行书史话不想多说,天下文章都一样,你抄我也抄,人家书上都有了,自己去看吧。

二、行书分类

  行书是最为常用的书体,流行之广,延续之长,使用之方便,其他书体所不能比拟。随着历史的沿革,行书也在不断的变化,可以说千姿百态,风貌各异。归纳起来可分如下几类:

  1.行楷

  这是比较规整近于真书的行书,称之行楷。唐•张怀瓘《书议》云:“兼真者谓之《真行》”,“真行”即为“行楷”。如;云海松涛。

  2.行草

  这是一种比较流动,用笔也活泼,近于草书的行书。唐•张怀瓘《书议》中云:“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清•刘熙载《艺概》中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于真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而敛于草。”

  如:云烟入画。

  3.松散状行书

  今世颇为流行的一种自由化行书,其特点将组合字**,揉入隶、魏,用笔无拘无束,成松散状的行书。后面专有一节分析此种行书。

  如:谦慎朴诚。

  4.不等量行书

  这也是当今盛为流行的一种不规则的行书。其特点以掺入隶书为主,也可以称为隶书的行书或行隶。关于这种书体的详细情况,后面专有分析。

  如:汉隶入行书。

  5.魏行书

  比较规整近于魏书的行书,称之谓魏行书,或行魏书。通俗说法就是魏书用行书笔法书写。

  如:行源魏。

三、行书特点

  行书不同于其它书体,有其自己的特点,因为行书兼有楷、隶、草、魏等多种味道,所以,论其特点有如下内容:

  1.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

  唐•张怀瓘《书断》为行书下了定义:“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清•刘熙载《艺概》中也云:“行书行此之广,与真书略等,篆、隶、草皆不如之,然而有此体以来,未有专论其法者。盖行者,真之捷,草之详。”

  以上所论,都谈到行书与其它书体的关系,一曰:“非草非真。”二曰;“真之捷,草之详。”行书,真草之间书体也。

  清•刘熙载云;“然而有此体以来,未有专论其法者。”笔者试图在行书特点与一般规律性笔法上加以论述,为初学行书的同志提供一个参考。

  明•丰防《书诀》中就行书的特点有一段精彩文字,对行书特点阐述的较为客观。文云:“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行笔时不停顿,落纸后不刻板,转笔(萦带,连绵)要轻,粗笔重按,象小溪流云一般连绵不断,这样的行书则会生气勃勃。就其艺术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而论,近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云;“从实用观点,艺术欣赏观点,哪种书体也不如行书。”费新我先生云;“行书最平易近人。”草书难于识别,楷书过于规距,而行书灵活自然,易于辨认,相间流行。

  2.脱掉楷则

  如已经学楷多年,继而学习行书,必须脱掉楷则,“过河拆桥”,楷法中的折顿,是行书的要害之病,行不是快,而是慢(相对而言),慢不等于停。有的同志多年来从楷书就是过渡不到行书中来,恐怕停顿是一大障碍。提、按在行书中是关键笔法,往往只知道按笔(以笔为支撑)而不能提笔,造成字的肥厚浑浊。所以行书的笔法关键在于脱掉楷则和提按的巧妙使用。

  如:“德”字的方折笔,横的收笔,心的钩笔,楷法是保留的,而行书则不须保留,要脱掉楷则。

  3.萦带妙用

  行书中的笔划之间的细微连接处,有连也有笔断意连的,均为萦带。这种笔法是轻而准。如“天”字的第一笔和第二笔之间,撇和捺

  之间的连接,“走”字的第一横与竖笔之间的连接,“意”字的长横与下边的连接都属于萦带。

  4.连绵不断

  行书中的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不象楷书那样都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上下有呼应,往往是上一个字的结束笔正是下一个字第一笔的开始,气势不断。当然有些字是不能连绵的,有些则可以几个字连绵不断。如“趣味”就不能连绵,而“风流人物”则可以一气呵成连绵不断。这种连绵笔也是轻笔而过的提笔法。

  5.挥洒自如

  行书中的挥洒是指行与行之间的左右关系,维持不平衡中的平衡,行书中的行与行之间如果都是垂直为正,则显刻板呆滞,没有流动之感。挥洒在行书中应用是不可忽视的。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一行“依”字的长撇笔插入第二行,而第二行“入”字的捺笔与“海”字的长横笔又插入第一行。第三行“更”字的捺笔插入第二行。“楼”字的使转笔也挤到第三行。

从来书画本相通,

首在精神次在功。

悟得梅兰腕下趣,

指上自然有清风。

——郑板桥论书诗

《兰亭序》帖简述

  《兰亭序》帖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稧序》、《楔帖》、《二十八行书》等。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3月3日子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出游至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兰亭修祓稧之礼,随流觞曲水,吟诗兴乐,将诗汇总成集,由王羲之作序,故称《兰亭序》。全序324字,28行。

  《兰亭序》帖自古而来真伪难辨,众说纷纭。抛其真伪不论,只从书法艺术而谈,有许多值得我们珍重的。历代版本繁杂,几乎各代大书法家都临习过此帖,我们就其中有代表性的在艺术上被历史肯定了的版本分列如下:

  《开皇本》、《定武本》、《神龙半印本》、《诸摹本》、《洛阳宫本》、《赐潘贵妃本》、《颍上本》、《张金界奴本》、《冯承素本》、《虞摹本》、《薜稷本》、《落水本》、《游似本》、《玉枕本》、《东阳本》、《上党本》、

  《米氏袖珍本》、《独孤长老本》、《国学本》、《薜绍彭本》,《赵孟?本》、《米海岳临本》、《祝允明临本》,《董其昌临本》、《向氏刻高庙本》、《复州本》、《九江本》、《唐安本》、《范太师本》、《中山再刻本》等。

二、《兰亭序》帖笔法

  以《冯承素摹兰亭序本》为例。元•郭天锡云;“书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毫芒转折,纤微备尽,天下真迹一等。”

  (1)露锋入笔不浮

  《兰亭序》帖的墨迹本容易悟得笔法,起笔处多为露锋,然而,虽露锋而不浮。

  (2)藏锋人笔不拙

  《兰亭序》帖中也有藏锋入笔,有的是形似露锋而藏锋的用笔,虽是藏锋,但不感笨拙。

  (3)萦带精巧

  《兰亭序》帖中的字,笔画之间的萦带相当精巧,细如发丝,笔断意连,行如流水。

  (4)方笔妙用

  《兰亭序》帖中偶尔也出现方笔,显得字体古朴苍劲。不流于俗媚。

  (5)巧妙用点

  《兰亭序》帖中的点运用非常巧妙,在通篇字里显得生动活泼。(6)重字变异

  《兰亭序》帖中的重复字不少,如:

  20个“之”字,8个“以”字,

  2个“觞”字,2个“畅”字,

  2个“殊”字,3个“兴”字,

  5个“其”字,5个“怀”字,

  5个“亦”字,5个“于”字,

  7个“不”字,2个“感”字,

  2个“盛”字,3个“足”字。

  这些字反复出现而不雷同,可见书写者的独具匠心。

  20个“之”字,结构、长短、粗细、方圆、大小、轻重都揉在其中。

  5个“怀”字的结构,从外观上看,似乎差不多,但仔细察之:起收笔,藏露锋,方圆笔皆不相同。

  7个“不”字的变化在钩上,前3个“不”字虽都有钩,但角度、长短都不一样;后4个“不”字的右点变化也很奇巧。

  (7)笔顺变化

  《兰亭序》帖中笔顺变化多端,是在流动中的轻转笔,起收笔的连接也很自如。有的笔断,游丝而笔意长存,有的萦绕不绝,妙趣横生。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再春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