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再春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岁月如歌脱俗情 气韵非凡才艺精

2011-04-20 14:14:5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李清波 
A-A+

写在前面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个人来说,所期待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一种美好的事业。”

  2006年10月29日上午,我在友人的陪同下,来到北京体育大学,采访了著名书法家、素有中国“书法主讲”第一人之称的杨再春先生。博学多识,才思敏锐,非凡气韵,大家风范,这是老先生给我留下的难忘印象。先生多才多艺,而且都非常精。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犹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其线条粗而不臃,细而不弱,活而不飘,动而不火,丰满润泽,看后不得不感叹他那惊世骇俗的功力!他的摄影水准颇高,他拍摄的马来西亚波罗州高原、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凝视、甘肃崆峒山雾凇、呼仑贝尔草原的牧归苍远、四川亚丁的威严圣容、内蒙古桃仙湖的湖光婆娑、内蒙古的坝上草原、新疆喀纳斯的卧龙仙境、山西的云冈石窟、嘉峪关的雄关飞霞!等等,大量的作品每一幅都让人心驰神往,难以忘怀!先生还写一手好诗,他的诗有格律诗、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先生还是个收藏家,他以书法为主兼及佛像、藏古砚、赏奇石,还精于书画装裱,那多彩的样式,精美的做工,合理的配色,独特的风格,都令人印象深刻。

路在他脚下延伸

  古语说:路不险,则无已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已知人之才。

  杨再春先生1943年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他自幼受诗书世家熏陶,6岁就开始学习书法,15岁离开故乡唐山来北京求学。那次,他是因为到石家庄参加省运动会,结束后,取道北京回唐山老家。北京太好了!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到北京来上大学。几个月后,他背着父母来北京考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前身)。当时,家里的条件非常不好,他连双鞋都没有,是光着脚考的试。那时杨再春先生才初中毕业。

  杨再春先生读小学的时候,一位老师的板书写得很漂亮。一天上课,老师写了一个“资”。杨再春先生说:“这个‘资’,我终生难忘,上面那个捺,老师写成了反扣,非常与众不同。”下课后,他就去问老师,这个“资”为什么这么写?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知道了汉字不光把笔划写出来就行了,还应该讲究结构和形态。以后,他经常拿这笔写写划划。

  但是,真正走上书法道路,还是到了体育学院以后。杨再春先生说,他学书法本来是出于喜欢,同时也是为了争一口气。因为社会上不少人存在偏见,认为搞体育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所以他立志要在书法艺术方面钻研点成就出来!一次偶然机会,他拜在书法大师郑诵先的门下。郑诵先当时任中国书法研究社社长,当时还没有中国书法家协会。

  从此,杨再春先生走上了他的书法之路。每星期,他从体院骑车到月坛,去郑老先生家里上课。就这么风雨无误地跑了7年。在那期间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杨再春先生当优秀运动员的梦破灭了那个年代大学生要接受***再教育,下乡搞四清,住在农村半年多,教育实习又到山村,实习未完******开始了,一头被埋进革命浪潮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被关进班房,一关就是三年,失去了自由。3年的磨难,杨再春先生也未曾虚度光阴,“组织”上让他交代问题,可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8本诗集。3年的磨难,让他懂得了很多的人生之理,人应该怎样活着更有价值。于是,他沉静下来,读书治学,再一次拿起手中的毛笔书写人生。

  每一个年龄大一点的人都不会忘记,1976年唐山大地震,强烈的地震将唐山这座正在崛起的城市夷为平地。杨再春先生那时虽已被北京体育学院留校任教,可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在唐山探家,当整个唐山这座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时,杨再春先生也同样被埋在废墟中。在大地震中,杨再春先生转瞬间痛失三位亲人!而他本人也被埋废墟中长达5个小时后竟奇迹般地生还!并救出了双亲!就在那抢险救灾的紧要关头,杨再春先生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抢险救灾的行列。10天过去了,20天过去了,30天过去了,整整40多天,杨再春先生在痛失三位亲人的情况下,一直战斗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十指被撕裂,鲜血溢出……事后得到唐山市委嘉奖。已经过去三十年了!杨再春先生在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书展上,深情地写道“三十年前毁瞬间,三十年后家变迁。残垣断壁记犹在,痛失亲人泪襟前。历历再现难回首,滔滔尽怀壮志篇。今朝飞笔尽情画,明日泼墨书大安”。

  在经历了众多的人生挑战,包括在那艰苦的环境中,在那异常恶劣的政治气候下度过的日日夜夜……这一切不但没有使杨再春先生意志削弱,信心丧失,理想之火熄灭,反而铸就了他更加坚强的品格!他要求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那些年,那样的条件和环境中,杨再春先生最不能放下的就是手中的这只毛笔,他用手中的这只毛笔不停的练字,不停的写诗,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这方面,可谓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其中也包括后来他极其热爱的摄影艺术。即使在担任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后,甚至是出版了几十部有关书法等专业性很强的书后,习字练书却一直没有停过,反而更加刻苦努力。就是在成为中国书法主讲第一人后也是如此。从6岁起便随在中学当老师的父亲学写毛笔字到现在,屈指算来握毛笔已有59年了!正是因为这样,杨再春先生成为今天书法界的佼佼者,尤其是在中央电视台书法讲座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书法的要言妙道,令人拍手叫绝,启发了人们的学习兴趣,多少人自此走上了书法道路,以至后来他们成为书法家,杨再春先生带动了中国的书法热,影响是空前的!他的书法作品饱含着魏碑的韵味,渗透着“二王”精髓和黄庭坚、米芾的神气,超迈脱俗,别具一格。无愧于今日中国书坛的大家风范!

走近书法家的杨再春

  上世纪90年代初,杨再春先生成为中央电视台开办的“中国书法系列讲座”的主讲。1993年,中央电视台从36名全国知名书法家中晒原以为既能写又能讲的人,杨老师最终成为唯一的入选者!他在中央电视台播讲45集,中央电视台一套在黄金时间首播,二套在晚间重播,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广大观众的要求,中央电视台不得不连续重播!讲座重播三年,这在中央电视台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创下了文化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杨再春先生在全国名声大振,并有了“书法导师”的美名。

  2005年初,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又邀请杨再春先生讲“老年人学书法”,一讲就是半年多,特别受到老年观众的喜欢。有关报道说,他的书法讲座率高达5.6%。书法热初期,那时学习书法的能够参考的书籍很少,杨再春先生是过来人,深知书法爱好者的苦衷,自己着手编辑了《中国书法工具书——杨再春编著》给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便利,成为学习者的指导书籍。为了做好书法普及工作,这些年来,杨再春先生已出版了38本书法教育书籍和字帖,其中最畅销的是《行草章法》,平均每年再版两次,至今已发行700多万册!

  2005年5月杨再春先生从北体大出版社社长、总编审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迎来了他的第二个春天:成立了自己的书法工作室及北京书画研究院,开始在全国讲学、采风。

  2006年应北京大学之邀,杨再春先生给北大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书法课,当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杨再春”三字后,讲台下一片哗然!粉笔字能写得这么美,在座的大学生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板书!有人惊呆了,他手中拿的是平时见到的粉笔吗?真正让学生们见识到了书法!感叹书法的魅力!还有一个让在场的人吃惊的是杨再春先生讲了4个小时,从甲骨文讲到清末,先生讲述中国书法发展史,没有讲稿,竟能把每一个年代讲得如此准确,真是令人折服!讲台下同时在座的还有北大历史系、中文系的众多教授。大家对先生的博学强记惊叹不已……久久难忘……

  采访中,杨再春先生总是强调一点,那就是他的个人书法展在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士、南非、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人社区举办时,大家最爱问的一个话就是:“杨老师,您的字为啥这么好看呢?”谈及杨再春先生的成功之道,他认为主要有二:一是习字走传统路子,要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书法,不要摆花架子,看着龙飞凤舞的,大家却认不得几个字,不明白所写为何物,这就不好;汉字是为了与人沟通的,书法有它的可读性在里面。二是书法是一种用来愉悦人的艺术,要有美的共识!他笑谈有一次在美国个人小型书展上,30多幅字被“一抢而空”,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当然这并不排斥探索性的创新和现代派的理念。但若一味追求怪异、个性,脱离了美的范畴,那就不是艺术了。只有这样,书法作品才有可能受人品赏、流芳百世!

走近诗人的杨再春

  前面说过杨再春先生还有一个最爱,那就是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创作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在当今诗坛,杨再春先生也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内涵丰富,反映出他不同的生活侧面和对人生的感悟,有的则是对当今火热生活和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深沉的思索。那诗中充满着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而这些诗作无不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他的许多诗歌被作曲家谱成歌曲广为传唱。我们也会从中感受到他和他的诗的魅力所在,感受到杨再春先生不仅作为一名书法家更在于他还具有诗人的精神境界。

  诸如他的《命运的解析》:

  命运的解析

  我相信命运的安排,

  让厄运走开。

  一切都是本意,

  不用挣扎和修改。

  生活是一本书,

  绚丽而多彩。

  生活是一条河,

  有时汹涌澎湃。

  命运就在书里,让你费尽心去猜。

  命运就在河中,是福?是祸?是灾?

  把握命运的强者,站在历史的舞台。

  把握命运的懦夫,头顶一片阴霾。

  朋友,振作精神!

  朋友,大步走来!

  命运在你手中,

  它会放出异彩。

  杨再春先生对诗歌的创作决非是一种随意性,那当中表现的是它作为诗人的一种精神、一种气度、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他的诗中充满着炽热和真诚。

  诸如他的《养心篇》《治学篇》:

养心篇

陶情写意,笔歌墨舞。

金石永寿,挥毫是福。

渐入佳境,不究荣辱。

书之妙道,难得糊涂。

闲云野鹤,虚怀若谷。

治学篇

学业有法,不在年高。

勤能补拙,笔墨逍遥。

诗词歌赋,古今闲聊。

艺海无涯,书山有路。

知者不或,灵光普照。

开卷大益,满园芳草。

  艺术是相通的,杨再春先生在艺术方面共有“三强”:书法、摄影、诗歌。他走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拍到哪儿,所以,笔墨纸砚和照相机变成了他行囊中必备的东西。他对诗歌情有独钟,古体诗、新诗都写。谈及当年他在德国办书展时见到诗人顾城的情形很是感慨,对当前青年诗人晦涩难懂、无病呻吟的诗作深恶痛绝。前不久,他送给我一本刚刚出版、收录了他今年书法摄影、诗歌得意之作的横开本书画集《道》,可说是他的诗歌的精华。

走进摄影家的杨再春

  有一点我是始料不及的。在我采访杨再春先生之前确实不知道他在摄影方面拥有扎实的功底,然而,在他的工作室,我惊叹的看到了许多他拍摄的精美绝伦的照片,是他在全国各地采风时抓拍的,其中有大漠、乌云、晚霞、大江、大河、有废弃的城堡,有新疆喀纳斯湖—可能正是回归大自然,赋予了他书法艺术新的内涵,给予了他新的创作灵感。我颇有感慨地翻阅杨再春先生的摄影作品,其中的一幅画面让我大为震惊,那是他在青海贵德县拍摄的黄河,他说,看看画面就知道了,黄河在流经贵德县以前,还是清澈见底的,就是在巨龟的县城90公里处的这个地方,才开始变混浊的。这幅照片,他拍摄得非常成功,黄河岸边,混浊的泥沙正在向河中心蔓延;而黄河的中心却依然如清泉一般,用一句恰当的话来形容,是“泾渭分明”。从这幅照片可以看出。他拍的《嘉峪关的雄关飞霞》被甘肃省旅游局指定为旅游标识。这些年,杨再春先生不仅年龄、阅历增长了,而且思维也拓宽了,已经超出书法和摄影,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驰骋了。

  是啊,走进摄影家的杨再春,我感到了他的大气与不凡,感到了他的精彩与风范。记得我采访他时,据说他刚刚采风归来没几天,他告诉我他这次采风出去半个多月,驾着车,从祖国的东北到西北,从西北到西南、华北,行程上万里,拍摄了几千张精美的图片,那当中的每一幅都堪称是杰作,是精品,用他的话说,每一幅图片都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采访结束了,当我与杨再春先生握别后驱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我的脑海中还在思索着老先生的非同凡响,他的非凡气韵,他的大家风范,他的才华横溢,他的深厚功力,他执著的追求,他的成功所在……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再春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